東莞鋼結構公司分析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流程圍繞 “工廠預制→現場安裝→收尾驗收” 三大核心環節展開,每個環節包含多個關鍵步驟,需嚴格把控精度和安全。
?
一、施工準備階段
圖紙會審與深化設計
核對設計圖紙(建筑圖、結構圖、節點詳圖),確認鋼材型號(如 Q355B、Q235B)、構件尺寸、連接方式(螺栓 / 焊接)等細節。
對復雜節點進行深化設計,生成工廠加工圖(含構件編號、孔洞位置、坡口角度等),確保加工精度。
材料采購與檢驗
采購鋼材、螺栓、焊條等材料,要求提供材質證明書(如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檢測報告)。
現場抽樣送檢:鋼材力學性能、螺栓扭矩系數、焊條型號匹配性等,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。
現場勘查與方案編制
勘查場地平整度、地基承載力、周邊環境(如吊裝空間、地下管線),確定構件堆放區、吊裝路線。
編制施工組織設計:包含吊裝方案(吊車選型、吊點設置)、焊接工藝(電流、層間溫度控制)、安全防護措施等。
二、工廠預制加工階段
鋼材切割與下料
根據加工圖,用數控切割機、等離子切割等設備切割鋼材,確保切割面平整,誤差≤1mm。
對異形構件(如弧形梁)進行放樣,用樣板校準尺寸。
構件成型與組裝
矯正:通過機械或火焰矯正鋼材變形(如彎曲、扭曲),保證直線度誤差≤L/1000(L 為構件長度)。
組立:將鋼板、型鋼拼接成構件(如鋼梁、鋼柱),用夾具固定后點焊定位。
焊接與探傷
按焊接工藝評定報告施焊(如手工電弧焊、埋弧焊),重要節點(如梁柱連接)需分層焊接,控制層間溫度(低碳鋼一般≤300℃)。
無損探傷:對焊縫進行 UT(超聲波探傷)或 MT(磁粉探傷),一級焊縫合格率需 100%。
鉆孔與涂裝
用數控鉆床加工螺栓孔,孔徑誤差≤1mm,孔距誤差≤±1.5mm。
除銹(達到 Sa2.5 級或 St3 級)后涂底漆(如環氧富鋅漆),干燥后編號入庫。
三、現場安裝階段
基礎驗收與放線
檢查混凝土基礎的軸線位置、標高、預埋件(螺栓)位置,誤差超限時進行處理(如灌漿調整)。
彈出柱腳定位線、標高控制線,設置臨時支撐預埋件。
構件吊裝
按 “先柱后梁、先下后上” 原則吊裝:
鋼柱吊裝:用吊車將柱吊至基礎上,臨時固定后調整垂直度(用全站儀監測,誤差≤H/1000,H 為柱高),擰緊地腳螺栓。
屋面梁 / 吊車梁吊裝:與柱連接后,安裝水平支撐、隅撐,形成穩定單元。
大跨度構件(如桁架)需分段吊裝,空中對接后焊接或螺栓連接。
連接固定
螺栓連接:高強螺栓初擰→終擰(按扭矩值施工,終擰后外露絲扣 2-3 扣),嚴禁超擰或漏擰。
焊接連接:現場焊接需防風防雨,焊后敲除藥皮,進行探傷檢測。
次結構安裝
安裝檁條、墻梁(用螺栓固定在主結構上),調整間距和標高。
安裝拉條、撐桿,增強檁條穩定性。
四、收尾與驗收階段
屋面與墻面系統施工
鋪設屋面板、墻面板(如彩鋼板),用自攻螺絲固定,接縫處打密封膠防水。
安裝天溝、落水管,確保排水通暢。
防火與防腐處理
對現場焊接部位補涂底漆和面漆,總漆膜厚度符合設計要求(一般≥120μm)。
涂刷防火涂料(如薄涂型或厚涂型),達到設計耐火極限(如柱 3 小時、梁 2 小時)。
竣工驗收
檢測結構垂直度、平面彎曲、節點強度等,提交施工記錄(焊接報告、螺栓檢測報告等)。
組織監理、設計、甲方驗收,合格后出具竣工驗收報告。